[心得] superkid聽演講-Dr. Christensen談破壞式創新實踐
心得撰文者:周致遠 / 台北報導 2010.06.29

如果你還沒上過中央企管系陳炫碩老師的「電子與資訊產業概論」課程,那這篇心得文可
能會「有雷」,可能會有一點點影響之後你上課時聽理論的時候的新鮮感(雖然說我這篇
心得沒有講的很細),敬請審慎思考後,再決定是否繼續看下去。

990629Christensen演講@台北君悅
圖 1-990629Christensen演講@台北君悅

Dr. Clayton Christensen,這個名字若是在兩年前,我聽到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應該是
下面的狀況:
「他是誰啊?」
「哈佛大學的知名教授,是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的人。」
「喔,那什麼是破壞性創新啊?」

而兩年後的今天,我坐在台北市君悅飯店三樓,聽著Christensen親自講述他所提出的理
論及實踐,這種感覺真的很棒。我不是鴨子聽雷,我從頭到尾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麼(而且
是全英文演講喔!),雖然內容幾乎都是我早就已經知道的東西,聽大師演講,還是有種
如沐春風的喜悅。

所謂的「破壞性創新」,是「維持性創新」的相對名詞。那什麼又是「維持性創新」呢?
Christensen在演講開頭,提到了現代企業面臨的兩個難題:為什麼成功難以持續、為什
麼創新如此困難。他的理論,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企業了解己身的問題,解決「創新者的兩
難」。Christensen說,管理知識上所提出的某些「定律」其實並不會一直都是正確的:
只投資最賺錢的部分、外包不是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部分、忽略掉沉沒成本與固定成本、顧
客永遠是對的。這些定律在實務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破,原因是什麼?不是這些定律錯
了,而是在某些情境中,他們不合時宜。企業一向希望只專注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現
有的產品、技術、服務、能力、品牌等做創新,然而,「decentralize」極具破壞性而且
難以捉摸,在一般大公司專注在向「上」創新的同時,小公司的向「外」創新不但為自己
開創新藍海,而且還有機會能在不久之後也晉升大公司的行列。

Christensen在演講中舉相當多的例子,大多都已經在他的著作與相關談論破壞性創新的
書籍提過,像是「兩種不同的鋼鐵」、「TOYOTA vs. 美國大型休旅車」、「固定媒體
vs. 移動式媒體」,甚至是麥當勞的奶昔、ASUS的EeePC也都提到了。他也針對台灣的經
濟提出了不少建議。Christensen認為,「台灣的經濟和新加坡與韓國不同,會有源源不
絕的破壞性創新,這從台灣一直都有公司倒閉也有公司誕生可以看的出來」,他也提到他
的一位日本學生認為日本的經濟「沒希望了」,因為日本的公司舉凡Sony、TOYOTA之類的
都是大公司,也都很認真的在做創新,但都是「維持性創新」。然而Christensen也提到
,中國大陸現在也正是利用破壞性創新異軍突起,對靠著破壞性創新而站上國際某些產業
領先地位的台灣、新加坡、南韓,我們要在面對「創新者的兩難」的時刻,審慎思考整體
的business model。因為破壞性創新久了,也是會變成維持性創新,這也都是所有的創新
者都將會面臨的的問題:今天你破壞別人,明天別人破壞你。所以企業才會抱怨為何成功
難以延續、為何創新如此困難。想要解決此問題,必須持續不斷的替公司想好破壞性創新
策略。對於提出策略的員工來說,破壞性創新策略很難被主管接受,因為既不是公司的「
核心競爭力」,又沒辦法為公司帶來多大效益,往往原本好的策略被東加加西減減,早已
不是原先的好方案。Christensen建議在提出破壞性創新時,不能只是提策略,務必要將
整個business model想過一次,確定是可行且符合效益,創新才有機會成功。

針對最近幾乎快變成政治議題的ECFA,Christensen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ECFA的簽
訂可以幫台灣開創機會,因為中國大陸的市場很大,而且還有可能有些許的變化,對台灣
而言,這樣的市場提供了我們很多創新的發展機會。另外,Christensen也認為ECFA有助
於緩和兩岸間的關係,因為他在先前與美國尼克森總統開會時學到:愈孤立極權政府(例
如當時的古巴、北韓等),他們只會活得愈久,透過經濟、教育等方面的彼此交流,可以
弱化極權,對台灣長遠來看是有利的。

Christensen很高,聽說有210公分,最後演講結束給媒體拍照時,儘管施崇棠先生站台上
他站台下,都還是硬生生高過了一顆頭以上。哈佛的學生真的很幸運,因為聽大師演講的
感覺真的很享受,他們的英文語調不是平的,是有抑揚頓挫的,而且源源不絕的知識灌頂
的體驗真的很棒。中央雖然說沒有所謂的「國際級大師」,但先前在上陳炫碩老師的課程
時,我也有類似的感受。在上過「電子與資訊產業概論」之後,聽這場演講有點像是在做
複習,而且整個心境都不太一樣。比如說Christensen用Dell和Asus相比的時候,許多聽
眾一直在笑,好像是覺得Dell很笨一樣,我卻因為知道箇中原因,心裡想著「如果我是
Dell的決策者,在今天我已經知道這個理論的前提下,我要怎麼做接下來的決策」,每拿
掉一個Dell的作業,我就跟著心酸了一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入戲」吧?

中央社當天新聞稿的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