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的標題出現了兩個國家的首都,
塔林、還有赫爾辛基,彼此相距約80公里,
兩地之間可以搭乘輪船或郵輪接駁,
只要兩小時,就可以踏上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度。
如同你對文章標題的解讀,
我是站在塔林,呼喊赫爾辛基,
實際上沒有抵達赫爾辛基,即使兩地真的非常之近,
可是因為時間與旅程安排,不能去就是不能去。
可是我真的好想要去赫爾辛基啊!
打從我研究完政大交換學生的締約學校開始,
一直到我遞出交換學生申請單、面試、等待結果,
芬蘭赫爾辛基的「赫爾辛基經濟學院」(現已改名為阿爾托大學經濟學院),
都是我的第一志願。
之所以對赫爾辛基這座城市很有愛,
主要是因為它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座可愛的白色城市,
治安良好,而且人民親切友善,
芬蘭的北歐設計風格聞名全球,
它的教育制度屢次受全世界教育專家推崇,
它的社會福利好的不能再好,
它在科技界甚至孕育出NOKIA和憤怒鳥兩大劃時代的大品牌。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他最想造訪的國家、最想一探究竟的國家,
而我的那個國家正是芬蘭,毫無疑問,
就算現在我已經遊歷歐洲19國+亞洲2國+瓜地馬拉,
就算波蘭已經是我僅次於臺灣最喜愛的國家,
但我還是好想去芬蘭,真的好想。
我去過的波蘭、荷蘭,以及芬蘭,都有「蘭」,
可是對我的意義,是大大的不相同啊!
於是,在2011年十一月21日晚上七點多的塔林碼頭,
你會看到一個超想去芬蘭赫爾辛基的臺灣人,
因為不能出去,只好在登船口瘋狂拍照留念,
即使它只不過是一張寫著「往赫爾辛基」的告示牌......。
愛沙尼亞,波羅的海最關鍵的國家
等等,談了老半天,我們都在談一個我實際上沒有去過的國家,
現在將焦點拉回主題:愛沙尼亞(Estonia)。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中,最北邊的國家,
也是三小國之中,目前唯一使用歐元的國家。
(更新: 三小國於2015年開始已全面使用歐元。)
其和俄羅斯大城聖彼得堡以及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相鄰的優越地理位置,
讓愛沙尼亞無論在經濟或外交軍事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但也因此在歷史上不斷受到外族的侵略,
舉凡丹麥、瑞典、波蘭都曾經在此留下足跡。
(是的,你沒看錯,波蘭曾經強大到可以控制到愛沙尼亞!)
俄羅斯的吞併,讓愛沙尼亞遲遲到1991才擁有真正實質上的獨立直到今天,
因此它算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國家。
東歐出美女,北歐出科技巨闢?
雖然愛沙尼亞很年輕,
但因為前述提過的地點位置,
使得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相當快速,
有人稱之為「波羅的海之虎」。
老實說,這稱呼一點也不為過,
因為愛沙尼亞幾乎可以說是波海三小國之中經濟發展最耀眼的國家,
與拉脫維亞兩國一起遠遠的把立陶宛甩在後面。
和拉脫維亞相比,愛沙尼亞更是科技發展重鎮,
紐約時報曾經稱它為「波羅的海的矽谷」。
你是不是覺得這稱號有點太超過了?一點也不!
和它的鄰居芬蘭很像,愛沙尼亞也有孕育出一間科技大公司,
不說你不知道,說出來大家真的會連聲驚嘆,
它是Skype,
就是那個你我拿來打網路視訊電話、剛被微軟買走不久的那個知名通訊軟體。
只能說有緊密血統淵源、語言文字也是同一語系的芬蘭人與愛沙尼亞人,
可能真的天生就有科技創新的DNA吧?
塔林,童話般的中世紀「塔林」
愛沙尼亞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正是它的首都塔林(Tallinn)。
儘管這座城市的中文名稱是由音譯而來,
但我打從心底佩服當初選字的那位翻譯人員。
塔林,顧名思義,就是高塔之林(絕對不是蛋塔之林),
而這正是塔林舊城區最標準的寫照,到處都是塔。
這些老舊高塔除了古時候用來軍事防禦之外,
在冷戰時期,它更是重要的軍事機密情報站,
即使是現在,因為距離俄羅斯仍近,
其情報據點的角色並沒有因為它加入歐盟而消失,
反而更顯現出它的關鍵地位。
當然,就觀光客的角度來說,
我們哪管什麼情報不情報呢?
這座聯合國UNESCO指定的世界遺產、2011年歐洲文化之都,
它的舊城區的氛圍以及它遼闊的絕佳視野,
才是吸引我們的主要目光。
愛沙尼亞現在使用的貨幣是歐元,
也讓旅人省下了換錢幣的麻煩。
可惜換成歐元就有它的代價在,
愛沙尼亞的物價相當高,雖然沒有北歐的嚇死人價格,
但也已經急起直追,和同時獨立的立陶宛完全無法比較。
愛沙尼亞的地理位置眾說紛紜,
有人說它是東歐,有人說它是北歐,
你要知道一般大眾對北歐和東歐的觀感是差很多的,
這也是波蘭一直以來都說自己是「中歐」國家的原因。
我認為愛沙尼亞算是北歐,
不只是因為它本來就比較偏北,
在語言、文化上愛沙尼亞和芬蘭比較親近,
經濟上它一直以來也都有北歐風格,
再加上在塔林我吃到了北歐才有的速食店HESBURGER,
更加確定了這個國家無論外在還是內在都是北歐的事實。
印象中我在愛沙尼亞吃的餐點都不太有什麼特色,
除了剛剛提到的HESBURGER之外,
(喔對了,因為太早,我們還站在門口等它開店。)
還吃了一間舊城區裡旅遊書上推薦的餐廳,
但記憶點實在是有點低,大家看看照片就好。
由於來匆匆去匆匆,整個腦袋又都是赫爾辛基,
我對於愛沙尼亞塔林的印象真的只能夠寫到這裡。
那天塔林是雨天,不能去赫爾辛基的我,
更幾乎沒什麼心情欣賞雨天的塔林舊城。
真的要說的話,塔林其實有點令我失望,
不只是因為下雨,也不只是因為聖誕樹還在布置,
我們訂的HOSTEL地點還超級好
(舊城中心、樓下30秒路程內有麥當勞和郵局),
而是因為都是塔有點無聊,夜景也沒什麼特別的。
但這樣說對塔林實在是不公平,
因為我滿腦子都是赫爾辛基啊!
而且下雨,本來就會減低遊興,
事實上在應該要非常寒冷甚至下雪的十一月底,
因為當年度氣候異常,
我們只遇到下雨,氣溫還有在零度以上,
真的就該偷笑了。
(圖示:塔林郵局)
2011年11月22日,
我坐上了返回里加、維爾紐斯和華沙的Simple Express巴士,
心中抱著無法去赫爾辛基的遺憾直到今天。
那一夜,我在愛沙尼亞塔林呼喊赫爾辛基,
希望未來的哪一天,我可以換成在赫爾辛基,呼喊塔林。
Superkid @ Zona 15, Ciudad de Guatemala, Guatemala
26.03.2013 (本篇旅遊時間為21~22.11.2011)
== 愛沙尼亞塔林(Tallinn, Estonia)小檔案 ==
1. 愛沙尼亞1991年獨立、2004年加入歐盟至今,使用歐元,因其控制俄羅斯聖彼得堡、芬蘭赫爾辛基的地理位置,經濟突飛猛進,被稱為「波羅的海之虎」。
2. 愛沙尼亞科技業發達,Skype的誕生地,亦有「波羅的海的矽谷」之稱。
3. 愛沙尼亞的首都是塔林,高塔之林,機密情報交換重要據點,其中世紀建築氛圍像極童話場景,被列外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4. 愛沙尼亞塔林與芬蘭赫爾辛基之間相距僅80公里,輪船接駁約兩小時。
5. 愛沙尼亞塔林重要景點:Katariina Käik(聖凱薩琳通道,塔林最古老的小巷)、Toompea(教堂山)、Raekoja plats(市政廳廣場)等。
6. 愛沙尼亞塔林地圖示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