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羅廣仁、高翠憶台北十九日電)
跨國婚姻遇上客家族群的情形在台灣越來越普遍,張翰璧教授今天出版新書「東南亞女
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他以田野調查方式搜集資料,探討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並將嫁
入客家的外籍配偶視為「新客家婦女」,張翰璧認為,外籍配偶不僅是族群的繁衍者,更
是文化的再生者。
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教授張翰璧今天在台北市客委會文化會館,發表花費十年
心力完成的新書─「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
張翰璧表示,「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的出版,是東南亞研究與客家研究初
步的整合結果,以「田野調查」方式搜集資料,探討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
所謂「跨國婚姻遇上客家族群」,指的是「台灣、越南」,或「台灣、印尼」等異國婚
姻與客家族群文化的關係,張翰璧說,家庭是文化再生產最重要的場域,而女性大多是家
庭事務與親子教養的執行者,因此女性所承擔的社會價值觀,就成為「文化再生產」的重
要來源。
張翰璧進一步指出,台灣人對外籍配偶普遍帶有刻版印象,常常以錯誤的觀點來看待她
們,如「假結婚真賣淫」等汙名化行為。當初作這項研究的動機,為的是替長久以來受汙
名化的新移民女性們正名,也為外籍配偶的下一代,爭取多元國籍認同。
張翰璧說,同樣是跨國婚姻,台灣與印尼配偶的婚姻間是「跨國未跨族群」,因為大部
份新娘是印尼裔客家人;而娶越南配偶的則是「跨國界又跨族群」。印尼外籍配偶使用客
語的情況,比越南外籍配偶普遍;而越南新娘一旦克服了語言困難就會尋求自立,也會親
自照顧小孩。這些外籍配偶的原生文化與客家文化不同,會產生「跨文化」的互動,因此
就有了「文化再生產」。
二十六年前從印尼嫁來台灣,一開始劉蔡金只會說客家話,既看不懂中文也不會騎機車
,鄰居們也都說台語,後來到了「桃園縣新移民學習中心」,漸漸能與人溝通,並在去年
考取駕照,在台灣生活,她覺得很幸福;來自越南的阮瑞玲說,在越南原本就是小學教師
,因為女兒的出生,讓她體認到教育的重要性,為了和女兒溝通,她重拾書本,將原本荒
廢的中文學好。
原文轉載自【2007-12-19/中央社】
--
耶~社會未來的老師超讚~!!!^^
~奔向遠方~公佈欄
【版主公告】
1. 版權聲明:本部落格內容屬本人所有,如欲轉載或引用,敬請事先留言並取得本人同意。如發現有盜載之情事,敬請協助告知,本人保留法律追訴權。感謝您的配合!
2. 一篇文章的醞釀極為不易,歡迎在文章按讚(Like)或留言,將文章分享給更多人看到,亦歡迎任何建議或心得,讓部落格好還要再更好!欲聯繫Superkid可至右側粉絲團連結。
3. 各系列文章持續更新中,如欲獲得最新旅遊心得歡迎關注FB粉絲專頁,經常性更新!
1. 版權聲明:本部落格內容屬本人所有,如欲轉載或引用,敬請事先留言並取得本人同意。如發現有盜載之情事,敬請協助告知,本人保留法律追訴權。感謝您的配合!
2. 一篇文章的醞釀極為不易,歡迎在文章按讚(Like)或留言,將文章分享給更多人看到,亦歡迎任何建議或心得,讓部落格好還要再更好!欲聯繫Superkid可至右側粉絲團連結。
3. 各系列文章持續更新中,如欲獲得最新旅遊心得歡迎關注FB粉絲專頁,經常性更新!
- Dec 21 Fri 2007 12:55
張翰璧教授:外籍配偶是文化的再生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