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不用數字的研究Blog
思辨的火花(周致遠)
Lesson 1: 思辨的意義

「思辨」這個詞在這學期的課堂中一直不斷出現,上網查詢Google告訴我它叫做「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思考)」。我有聽沒有懂,什麼是批判思考?是要從「快樂的電子郵件」英文論文標題「思考」出作者可能隱藏的小秘密,還是在探究檳榔西施的穿著時「批判」文化或歷史脈絡的影響?答案可能是兩者皆是,或是兩者皆非,並伴隨著老師滿是玄機的微笑。

Lesson 2: 思辨的甘苦

課堂中案例探討曾提及三個批判向度:真實、合理與批判,欲完成一件三者兼具的質性作品相當費工夫,而我們欲解讀它們也是需要反覆的思辨。忽必烈的失敗是因為颱風嗎?不是。是因為技術嗎?不是。「Yahoo這組從頭到尾都只有討論到一個正而已」,思辨的過程不只艱辛,幾乎已經到了令人髮指、想就此放棄的程度了。但現實是報告仍要做下去,科管所不能不面對未來的17年。在最後發現真相的那一刻,才會理解這失敗軌跡的珍貴。

Lesson 3: 思辨的火花

也許是因為班上同學背景多元,同樣的東方明珠、同樣的半頹廢男人,每人的解讀都不同。我們可以從他人的觀點中取經,為自己也為他人的思辨激盪出更多想像。思辨更不限於課堂,事實上老師主張「天天要思辨」,就跟蘋果一樣有益身心健康。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必定會面臨到非常多的選擇,你是閉著眼睛亂選、走一步算一步、抽到特獎就算賺到的人嗎?還是你會審慎分析情勢,評估自己的個人特質和大環境的趨勢?

前者就一定不踏實,後者就必然穩當嗎?如果真要為此塑造一個正反合,所以我們應該「每走一步就思辨一次」嗎?人生沒有最佳解,錯了就再也回不去。面對著未知的未來,我必須承認,我是徬徨的,但我會思辨。縱使未來不一定如我想像,隨著思辨的腳步,或許可以減輕我的不確定感,為自己的生活歷程下一個適當的註解。如此一來,思辨將不再只是思辨,而有了更深刻的一層意義。


質性研究方法研討課程期末個人3LL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一年級學生 周致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