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被這幅景象震懾到?這是瓜地馬拉的清明節習俗,
你所看到的是數個Barriletes Gigantes(大風箏)以及人潮盛況。
我真的覺得很奇妙,瓜地馬拉和我長待過的波蘭,
清明節都是十一月一號萬聖節(All Saints Day/Día de Todos los Santos)。
一般臺灣人對萬聖節的印象,
不外乎都是南瓜、扮鬼變裝趴、不給糖就搗蛋,
很抱歉,這些是美國的主要習俗。
在波蘭,十一月一號是全家團圓的掃墓日子,
當天晚上到墓園,還可以看到美麗的蠟燭燈海;
而這一次來到瓜地馬拉,十一月一號同樣是掃墓節,
不同的是他們雖然一樣點蠟燭,但還有......放風箏!
放普通的風箏就算了,他們放的是超大型的圓型風箏!
我因為在十月三十一號才初抵瓜地馬拉,
前幾天還需要調整時差、適應環境,
瓜國清明節這樣的盛大節日,
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目睹這樣的盛會。
但是,我必須要說,我們沒有缺席,
當天打開電視,親眼看到放風箏場地的現場直播,
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為什麼要放風箏呢?
這是因為瓜地馬拉人相信,
風箏飛到天上那個遙不可及的地方,
可以和先人最接近。
這是他們的對話方式,
透過風箏表達他們的思念,
放得愈高、飛得愈遠,愈能表達自己的心意,
這一點和我們放天燈的習俗很類似。
在來瓜地馬拉之前,我其實是以為當天到處都可以看到風箏,
所以萬聖節那天我不時東張西望,
希望能在住家附近看到任何一個風箏的身影。
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在馬路中央的分隔島上,
有瞄到一個沒什麼特色的素色小風箏懸掛在一座十字架上。
但除了這個,我看不到任何風箏在飛,
就連那個素色小風箏也因為天色昏暗加上治安聽說不佳,
沒有照到相,著實失望。
事實上,像照片中這種放風箏的節慶活動,
在瓜地馬拉主要是集中在幾個地方舉行。
其中,最有名的點有兩個,
一個是Sumpango,
另一個是Santiago Sacatepequez,
而距離瓜國首都最近的點則是San Lucas。
(其實上述三個點都在附近,
我甚至有點懷疑,會不會其實都是指同一個地方?XD)
想要在瓜國清明節朝聖大風箏,
這幾個地方是不二選擇,
當地媒體也都是選擇這些地方採訪。
這種大風箏全部都是手工製作,
長度從5.5~23公尺都有,
歷時需90~120天,就是為了那一天使用,
一個這樣的大風箏要價六萬瓜幣,折合台幣約24萬!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瓜國貧富差距很大,
目前還有很大的比例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但為了追尋先人,錢還是要花下去的。
臺灣人在掃墓的時候,
閩南人會吃春捲(又稱潤餅)、
客家人會吃草仔粿。
瓜地馬拉人在掃墓的時候有什麼特別的食物嗎?
有的,它叫做fiambre。
這道菜只有在瓜地馬拉才有,是特色料理,
每年也都是在萬聖節這一天才會吃,
基本上是一盤沙拉、火腿、洋蔥、起司.......
林林總總可能會加到10~50種料的冷盤,
份量可以很大。
雖然沒能親眼目睹大風箏Barriletes Gigantes有些可惜,
不過在電視上看到也算是有一睹它的丰采,
沒有白過瓜地馬拉的萬聖節、清明節、風箏節。
剛到瓜地馬拉一個多星期,正在慢慢適應這塊土地,
目前的感想是,這裡很舒適,但似乎需要處處提防。
瓜地馬拉市一到晚上,走在路上非常的恐怖,
路上幾乎沒什麼行人,大部分商店八點就關門。
白天就真的還好,除了部分店家和越南柬埔寨一樣有持槍保全之外,
沒有必要疑神疑鬼,覺得壞人就在身邊,
但還是需要時刻堤防,這點只要出國的人都應該做,
並不是因為這邊治安很糟才需要,
畢竟即使是臺灣,也是有危險的時候,只是我們沒有遇到。
前幾天瓜地馬拉太平洋外海發生規模7.4的大地震,
首都瓜地馬拉市也是一陣天搖地動,還好沒什麼災情,
但是靠近震央的San Macros省附近災情很慘重,
瓜國總統也宣布全國進入紅色警戒、降半旗哀悼三天。
很少再報國際新聞的臺灣媒體,
似乎也難得地強力報導瓜地馬拉強震的消息,
親友們的關心訊息不斷傳來,真是備感窩心。
我們在首都都很平安,請大家不要擔心。
也希望這次的災情趕快過去,災區能夠盡速復原,
讓瓜地馬拉災區的居民們能夠快點回家。
距離馬雅紀元第十三紀結束只剩下50天不到,
位在馬雅文化中心的瓜地馬拉,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紀元的到來。
而我,在瓜地馬拉,也準備好了。
Superkid @ Guatemala City, Guatemala
09.11.2012
Sumpango地圖示意:
檢視較大的地圖
Santiago Sacatepequez地圖示意:
檢視較大的地圖
(本文圖片取自Wikipedia、VisitGuatemala(瓜國觀光局)與Prensa Libre(瓜國的一家報紙媒體),如有侵權還請告知。)